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

吳祥輝的「天涯海角」:白鷹報告--波蘭醫學生爭 議事件調查採訪報告(之八)

好文推薦,出處-吳祥輝的「天涯海角」:白鷹報告--波蘭醫學生爭 議事件調查採訪報告(之八)
感謝原作者的康慨分享
原著作作者:吳祥輝
原著作網站:吳祥輝的「天涯海角」  http://blog.ylib.com/brianwu211
原 著作標題:白鷹報告 --波蘭醫學生爭 議事件調查採訪報告(之八)
原著作日期:2009-12-07

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■

白鷹報告--波蘭醫學生爭 議事件調查採訪報告(之八)


諾西尼博士建立在「國際醫學教育研究」和「美國經驗」的這一席話,不見 得經得起台灣官場邏輯的考驗。

前進波蘭的台灣醫學生,陸續回國投入醫師國考的戰場。`台灣每年有兩次醫師國考。根據衛生署在修法說明中,提出的 統計資料顯示:

2006年, 歐洲的醫學畢業生考上台灣國考的前三名國家是UK和 匈牙利。分別都只有一位。換言之,連考上一位都名列前三。可見總共就只有這兩位。

2007年, 波生的最先頭部隊回國。「波蘭現象」開始浮現。前三名的歐洲國家是:波蘭排名第一,考上七位。UK和德國及愛爾蘭,三個國家各一位。考上國考的「持歐洲學歷 者」總共就是這十位。

2008年 更是「面目全非」。波蘭締造「台灣醫師國考歐洲盃」「完全比賽」。波生考上26位,獨佔100%。沒有其他任何一個「持歐洲學歷者」考上。同時,第一次國考中,「波蘭隊」勇奪全國第一 名和第三名及第八名。第二次國考中的第二名和第四名也花落波蘭。

波生據此證明波蘭醫學教育不錯,他们的學醫成果豐碩。台生和葉金 川卻指摘波蘭醫學院入學門檻太低。宣稱台灣國考太簡單,無法證明波生有和台生相當的醫學水平。

「國家(醫 師)考試老實講就是太簡單。國考啦,因為它就是選擇題abc題庫嘛。老實講,那個背考古題背幾 次,都不要唸醫學院,只要一直背就會通過。」68日,葉 金川在立法院「社會福利/衛生環境」委員會如此聲言。

「葉式邏輯」的「台灣國考無用論」和「台生思維」的「入學標準優 先論」,對照諾西尼博士的「入學標準管不到論」「美國國考至上論」,使得「波醫事件」顯得「此題無解」?

假設葉金川所說為真,為甚麼當年「第一志願」考進去的台生,會把 冠軍、亞軍、季軍和殿軍分兩次拱手讓人?不是很簡單嗎?如果國考真的那麼缺乏鑑別度,為甚麼還一直存在?難道簡單的國考是為了優待台灣醫學生?不適合用來 讓波生輕易過關?堂堂國家考試,難易是一回事,不能失落小片江山,就說:「太簡單,不算。」還把贏家說得如此不堪。

更值得嚴重關切的,國家醫療最高首長顯然認定台灣的醫師國考把不 了關。這就無異宣稱:台灣人已經被「不確定真正合格」的台灣醫生看了幾十年的病。他用「為全民健康把關」揭櫫他的修法主張。然而,整本修法說明的主要訴 求,卻完全和改進國考的迫切性無關。

衛生署的修法主張有三:
1 持外國醫學系學歷者,一律學歷甄 試。
2持外國醫學系學歷者,一律先在國內 教學醫院實習一年。
3 通過學歷甄試和國內實習期滿合格 者,方具備參加國考資格。

「葉式邏輯」真是特別。「國考太簡單」,「學歷甄試」後國考就變 得比較難嗎?
 當然 不。只是要考「太簡單的國考」,變得非常難。這不是獨厚台灣醫學生,封殺「持外國學歷者」嗎?依據 衛生署修法說明中所陳述的數據,從1990年至今,醫師「學歷甄試」的每年通過率,介於4%-20%之 間。牙醫「學歷甄試」的每年通過率,則介於0和17%之間。僅計過去三年,「學歷甄試」合格率為5.5%。 這樣的低比率造成波生和家長認為「甄試為名,封殺為實。」

「培養一個醫學畢業生,平均國家要花一千萬。」這是台灣醫教界普 遍的說法。
 花一千萬人民納稅錢的台生,被花自己父母錢的波生奪下一小塊地盤。解決之道是:「學 歷甄試」,並「一律先在國內教學醫院實習一年。」這等於完全不承認所有的外國醫學院的畢業證書。外國醫學院的畢業證書也都是和台灣一樣:「基礎醫學和臨床 實習,修業期滿,成績合格」才能獲頒。同時,教育部對世界各國的醫學院學歷認證不就等於認假的?或只承認一半?「一國兩認」是「葉式邏輯」的最新國際觀?

「葉式邏輯」讓人聯想他對「抗波英雄」的強烈形象渴望。因為,修 法說明中的波蘭針對性相當明顯。大多數的資料「引證」都難免讓人深度懷疑:「葉公舞劍,志在波蘭。」為了杜悠悠之口,只好「預謀東歐,舉世陪葬」?當然, 「波蘭現象」和已有明顯跡證可尋的「東歐危機」,是個應當立即嚴肅面對的問題。台灣的留學代辦業者已經打出匈牙利「免試入學」,羅馬尼亞「最便宜」的招生 廣告。
「波蘭現象」和「東歐危機」悄然發生在2003-2004年之 際。2003年,波蘭通過全民公投,決定加入歐盟。2004年,波蘭,捷克和匈牙利,羅馬尼亞,保加利亞等等,十個在台灣人印象中的「東歐國家」,成為歐 盟的會員國。
十國一次加盟,衝擊台灣「醫師法」4-1條。這個法條被台灣醫教界簡稱為「九大地區」:「--以外國學歷參加考試者,其為美國、日本、歐洲、加拿大、南 非、澳洲、紐西蘭、新加坡及香港等地區或國家以外之外國學歷,應先經教育部學歷甄試通過,始得參加考試。」簡單地說,「九大地區」之外的外國醫學畢業生, 必需先經「學歷甄試」通過後,才具有應台灣醫師國考的「充份資格」。「九大地區」的畢業生則可以直接報考。
台灣官方對「歐洲」的定義就是「歐盟會員國」。留學代辦發現新商機。考選部和衛生署並沒有預警到「代誌大條」。從2003年,預知這些「東歐國家」將入歐 盟後,台灣留學代辦就前往開拓市場。在商言商,法既許可,理所當然。衛生署也在2006年1月11日再次廣泛討論修訂「醫師法」施行細則,針對歐洲地區, 再次明確定義為歐盟會員國。並加註必須在該等國家或地區修畢全程學業,才予認定。不知政府是對國際變化的反應慢半拍或慢很多拍?還是國際化醫學教育本來就 是錯的?商人永遠走在政府前面,是台灣普遍的現象,也是「波醫事件」的遠因。
衛生署修法提案的最主要訴求是「取消」九大地區。既封殺波蘭等「東歐國家」的醫學畢業生於搶灘前,也一併免除美國、日本、歐洲(中西北歐)、加拿大、南 非、澳洲、紐西蘭、新加坡及香港醫學系的畢業生,直接參加台灣國考的「特權」。這是正面思考和積極作為的可能方式之一。
「波醫事件」起初的修法爭議點只有一個:「有沒有溯及既往?」波生家長主張,波生就讀的波蘭各醫學大學都是教育部官網公開「推薦」,符合學歷採認規定的。 有的波生就讀前還正式發函詢問,都獲得教育部肯定的回文答覆。考選部對波生的詢問也都正面回覆。根據「九大地區」的規定,波生「毫無疑問」地具備參加國考 的資格。
波方主張,基於法律的「信賴保護原則」,波生「依法出國,依法回國,依法考試」的資格不該被剝奪。他们不反對修4-1條,但主張:已經出國讀書的「舊生」 有權依法應試。新法實施後入學的「新生」才按新法規定。如果當初衛生署主張的是「新生新法,舊生舊法」,「波醫事件」可能早就劃下修法的句點。
然而,葉金川和台生卻強烈主張沒有落日條款。只要修法通過,不管已經讀幾年級的所有外國醫學畢業生一律適用新法,要先經過「學歷甄試」通過,才能考國考。 台灣醫學生在2009年5月31日就疾呼:「落日條款不能過,人民健康日不落!」葉金川和台生義正詞嚴。波生家長則認定是「波蘭條款」「趕盡殺絕」。
一位曾任檢察長的法律實務界人士指出:他讀法學院時,法律是不溯既往的。但是,在台灣的法律實務上,立法有「溯既往」和「不溯既往」的個案爭辯。只有在執 法上才不能溯既往。雖然,落日或不落日各有觀點。但是,明顯地,「波醫事件」已從圍堵東歐的「國家政策」,轉變為當事人不同立場的「權益之爭」。
台生在台灣集結開會,公開遊行示威。波生則遠在波蘭讀書。一場不對等的戰爭開戰。隨後,波生家長逐步整合,開闢另一個也是不對等的新戰場。台生人多勢眾。 「波爸」「波媽」大有「背水一戰」的覺悟,紛向各方有力人士陳情。經過波生家長提示一些「證據」的陳情努力後,修法審查會的一些立法委員,發現台生和葉金 川所說的是「片面之詞」。部份有理,部份扭曲。逐漸對取消「九大地區」的修法提案充滿質疑。
「葉金川說要補資料給我,從來也沒補過。」一位既認真又比較「進入狀況」的立法委員說。醫學院畢竟是個很特殊的領域,立委要完全弄清楚的確須要時間。「甚 麼?波蘭醫學院只要讀四年?怎麼可以?」也有這麼完全沒進入狀況的立法委員。平心而論,這個委員會中對醫教體系充份了解的委員沒幾個。但是,也有醫學院科 班出身的。只是波蘭的真相未明,沒有充分的資訊做判斷。
若從國家政策的立法高度,「九大地區」的設置或取消應當至少建立於三個基本考量: 1 根據甚麼「標準」設置?是自由心証?還是有明確的參考標準?以九大地區的「南非」為例,2000年的國家醫療系統實力,在191個國家中排名175名。何 以名列九大地區? 2 就國家主體性考量,「九大地區」是否和台灣「平等互惠」,彼此的醫學畢業生都可以去對方考國考?還是另設門檻?當然,考得上考不上是另一回事。 3 是友邦還是具高度政治敏感?
這或許才是國家涉外修法爭議應有的高度。如果衛生署的修法說明,能針對這三個高度,也許是不同的審議氛圍。舉個例,完全取消「九大地區」之後,以後所有的 外國醫學畢業生,不管哈佛或耶魯,波蘭或捷克,印度或菲律賓,全部都得先經「學歷甄試」考試,並在台灣「實習期滿」「成績合格」,才有報考台灣國考的資 格。如果在醫學國際交流中,有哈佛教授反問:台灣的醫學畢業生可以到美國直接考國考,美國的醫學畢業生卻不能去台灣直接考國考?是甚麼意思呢?大概是台灣 的醫學教育水準已經是全世界最高?台灣認為我们醫學生都沒有實習嗎?還是實習成果很差?怎麼回答呢?取消「九大地區」,橫加兩道門檻,是否是「走回頭路」 「重新鎖國」?
仔細查閱當年的立法院公報,「九大地區」和「學歷甄試」的「配套」立法理由,其實是一箭雙雕。既免於在全球化的趨勢中鎖國,又能確保台灣醫學生的金飯碗不 會遭到全面性的搶食。更由於葉金川的政治色彩鮮明,取消「九大地區」被懷疑是為陸生登台預作鋪路。修法之議更形詭譎。
政治運作的本質通常是「妥協的藝術」。台灣立法院的生態尤其如此。特別是牽涉兩方爭議的,只要不涉及政黨基本立場,能夠協商讓雙方都接受,立委也樂得順水 人情,都不得罪。但是,演變成「當事人權益」之爭,就麻煩許多。鎖國之疑或為陸生開路,也在部份立法委員心中留下陰霾。
6月8日原定的「醫師法」修法審查會上,衛生署的修法提案和說明,以及葉署長的陳述,並未讓「社會福利/環境衛生」委員會的朝野兩黨委員信服。形同「擱置 未審」。當時,紅得發紫的「國王的人馬」葉金川署長無功而返。隨即,立法院休會,「九大地區」戰役等著休會後再戰。